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(OECD,the
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)是全世界已開發國家所結盟的一個組織,他們在最近的一項年度報告裡指出,美國每年花在發展全國教育的費用比其他國家都來得多,而家長以及私人基金會所負擔的費用也同樣比較多。然而,即使花費這麼高,美國學生在國際測驗競賽上的競爭力仍顯不足。
這份全長440頁的統計報告,將世界各國花在教育年輕人方面的費用化為具體文字的紀錄。當中指出,在2010這一年裡,美國花了超過11,000美元在每個小學生身上,至於花在每個中學生身上則一年超過12,000美元。至於高中以後(例如大學或職業訓練)的教育花費,則高達每年每人15,171美元。這些數字比在這份報告裡的其他國家都要來得高。
這份統計也可以看出不同國家之間的教育花費落差。2010年,瑞士花在每個學生身上的錢是14,922美元,而墨西哥則是每人每年2,993美元。所有國家每年花在每個學生身上的平均費用是9,313美元。
2010年,美國的教育支出佔了國內生產毛額(GDP,gross
domestic product)的7.3%,遠遠超過其他OECD國家的平均值(其平均值為6.3%)。不過位居第一的是丹麥,它花在教育方面的費用是GDP 的8%。
然而,花費多寡並不保證學生的成功與否。美國即使投入這麼多的費用在教育上,該國學生在國際測驗競賽的表現上仍然不甚突出。
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(TIMSS,the
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)是一份關於世界各國學生在數學以及科學方面教育成果的調查,根據他們2011年的資料顯示,美國四年級生的數學排名全球第11名,八年級生的數學則排名全球第9名。
而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畫(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
Student Assessment)的調查統計則發現,美國15歲學生的數學智能排名全球第31名,比2009年第23名還要退步。
另外要注意的一點是,並非所有花在教育上的錢都來自國家公帑。根據OECD的報告,2010年花在教育上的每一塊錢中,70%來自國家,25%來自家長,剩下的則由私人基金會贊助。
若單單檢視高中以後的教育花費,會發現這些費用的36%來自全民繳納的稅收,而剩下的64%則由家庭以及私人基金會來支付。而其他OECD國家的狀況則恰恰相反,68%來自於國家,剩下的32%則來自私人資源。
「當我們討論其他國家成功的教育成果時,也必須注意他們的政府投資在教育上的經費要比美國來得更多。」美國教師聯盟的蘭迪.溫格頓(Randi
Weingarten)表示。
如果比老師的薪水,美國老師算是非常不錯。無論是新進教師或資深教師,美國教師的待遇都遠超過世界其他國家。像美國第一年新進教師的年薪就有38,000美元,而其他OECD國家的新進教師平均只有31,000美元。最高的則是盧森堡,新進教師第一年就有年薪72,000美元,遠超過斯里蘭卡新進教師的10,000美元。
從所有平均薪資來看,美國教師的待遇是很有競爭力的。高中老師的平均年薪是53,000美元,比所有OECD國家的平均值45,500美元來得高。
不過,由於美國經濟衰退導致預算緊繃,因此其他國家幫教師加薪的幅度要比美國來得多。
這項報告指出,「教師薪資是正規教育中最大的單筆花費,也是教師這項職業能否吸引人的直接影響因素。由於薪資報酬與工作環境,是吸引高素質教師就職與發展的重要原因,決策者應該慎重評估教師的薪水,才能在符合教育預算的情況下獲得最佳的教學品質。」
資料來源:Education Week
駐休士頓教育組 周汶昊摘譯